附件1
2010年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院级
精品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管理学
所属专业类名称 会计学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会计
课程负责人 胡竟男
所属学院 国际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 2010年3月10日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制
二○一○年 三 月
填 写 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胡竟男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5.09 | ||
最终 学历 | 本科 | 专业技 术职务 | 电 话 | 13876962674 | ||||
学 位 | 学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助理会计师 | 传 真 | ||||
所在 单位 |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726hjn726@163.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海口市琼山大道18号海南科技职业学院(571126)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会计及《基础会计》实践教学 | |||||||
工作简历 2008年9月至今在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职教师 | ||||||||
1-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与实务》 周学时12学时 1届学生159人; 《基础会计学》 周学时12学时 2届学生176人; 《成本会计学》 周学时8学时 1届学生45人 在学院首届多媒体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 |||||||
1-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胡竟男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5.09 | ||
最终 学历 | 本科 | 专业技 术职务 | 电 话 | 13876962674 | ||||
学 位 | 学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助理会计师 | 传 真 | ||||
所在 单位 |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726hjn726@163.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海口市琼山大道18号海南科技职业学院(571126)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会计及《基础会计》实践教学 | |||||||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008年9月至今在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职教师 | ||||||||
2⑴-2 教学 情况 |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与实务》 周学时12学时 1届学生159人; 《基础会计学》 周学时12学时 2届学生176人; 《成本会计学》 周学时8学时 1届学生45人 在学院首届多媒体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 |||||||
2⑴-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肖坤 | 性 别 | 男 | 出生 年月 | 1985年6月 | ||
最终 学历 | 学历 | 专业技 术职务 | 电 话 | 13078996722 | ||||
学 位 | 学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助理会计师 | 传 真 | ||||
所在 单位 |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freeice521777@sina.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海口市琼山大道18号海南科技职业学院(571126)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基础会计学及会计电算化 | |||||||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009年7月至今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职教师 | ||||||||
2⑵-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与实务》 周学时4学时 1届学生50人; 《基础会计学》 周学时6学时 1届学生50人;
| |||||||
2⑵-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吴文彬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3.05 | ||
最终 学历 | 本科 | 专业技 术职务 | 电 话 | 15120754845 | ||||
学 位 | 学士 | 职业资 格证书 | 助理会计师 | 传 真 | ||||
所在 单位 |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Wuwenbin555555@163.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海口市琼山大道18号海南科技职业学院(571126)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会计及《基础会计》实践教学 | |||||||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009年9月至今在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职教师 | ||||||||
2⑶-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中级财务会计》 周学时8学时 1届学生44人; 《旅游与饭店会计》 周学时8学时 1届学生64人; 在学院2009年下学期教学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 |||||||
2⑶-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 术职务 | 职业资 格证书 | 专业 领域 |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 任务 |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
1 | 胡竟男 | 女 | 1985.09 | 助理会计师 | 会计学 | 《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与实务》、《成本会计学》 | 专职教师 | ||
3 | 肖坤 | 男 | 1985.06 | 助理会计师 | 会计学 | 《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与实务》、《会计电算化》 | 专职教师 | ||
4 | 吴文彬 | 女 | 1983.05 | 助理会计师 | 会计学 | 《中级财务会计》、《旅游与饭店会计》 | 专职教师 | ||
5 | 卞平平 | 女 | 1984.12 | 会计学 | 《财务会计》 | 兼职教师 | |||
6 | 陈坤 | 男 | 1985.01 | 会计学 |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 兼职教师 | |||
3-2 教学队伍整体 结构 |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教师共9人,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6人,研究生学历占33%。 40—50岁1人,30岁以下8人,平均年龄30岁。 9名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有4名,占全体教师比率的44%。
| ||||||||
3-3 教学改革与技 术服务/培训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体系;解决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的弊端,增强了学生创造性能力。
| ||||||||
3-4 师资 培养 | 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
|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基于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对《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和相关操作方法、技能进行整合后开发出的,一门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入门课程,《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除了在财会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外,学院所有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它面向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进行基本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会计整体工作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后继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针对性地深化、夯实、提高各项具体会计岗位能力,以及电算会计、会计实训、综合实训等后继课程,进一步细化、强化、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及全盘账务的掌控能力。 通过《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备专业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建账、日常处理、期末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知道实际会计岗位在何时该完成何工作,以及如何完成这些工作,能够独立自主判断并手工处理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提交最终的会计产品,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
|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除了相关配套的课后练习以外,本课程实践环境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学校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能迅速在以后的工作中适应工作岗位。为此,设计了综合实训(理论章节与实践章节相结合)的基础会计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最明显的效果是学生能通过演练,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大大地缩短了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基础会计课程中各教学内容在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实际运用。 以一套模拟企业的一个月的账务资料为背景,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会计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的工作步骤来进行操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工作过程,并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便吸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本课程特色理论联系实际,以一套真是的企业账证资料为背景,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插入实训和实验,与生产经营活动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培养目标,为专业会计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
5.教学内容
5-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第一章 总论(2学时理论教学) 主要内容 1.会计概述; 2.会计要素; 3.会计等式及其恒等性; 实践教学 会计字训练(发放标准,课后自行训练)掌握会计工作中大小写数字的规范书写方法 第二章 借贷记账法(8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 理论教学 主要内容: 1.会计科目; 2.会计账户; 3.借贷记账法 理论: 1.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编制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26学时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 1.资金投入及退出企业的核算 2.供应过程的核算 3.生产过程的核算 4.销售过程的核算 5.利润的核算 第四章 建账(2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 理论教学 1.会计循环 2.会计帐簿分类 3.会计帐簿设置 教学内容: 1.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及一个会计循环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2.掌握会计帐簿的概念,以及按用途、外观形式和帐页格式的分类。 实践项目 根据模拟企业实训资料完成实际建账 1.熟练掌握企业各会计帐户所采用的帐簿形式、帐页格式; 2.掌握建账的内容、方法和相关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企业资料独立完成建账工作。
第五章 日常业务处理—会计凭证(2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 理论教学 1.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其分类 2.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 3.原始凭证及其填制 4.记账凭证及其填制 实践项目 1.根据实训资料采用专用凭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整理、传递 2.根据实训企业的日常业务采用通用凭证编制相关记账凭证 第六章 日常业务处理—会计账簿(4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 理论教学 1.账簿登记的基本要求 2.账簿登记的流程 3.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4.总分类账的登记与账务处理流程 5.错账的更正方法 实践项目 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簿的登记 1.掌握账簿登记的一般流程和简化流程及其适用的业务范围; 2.掌握各类账簿登记的一般技能要求; 3.熟练规范地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并按全月三次汇总编制科目汇 4.掌握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以及总分类账的登记 方法; 5.能够采用适用的错账更正方法,对实训中出现的各类错账进行更正。 第七章 期末业务处理(4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 理论教学 1.期末帐务处理 2.对帐 3.结帐 4会计档案整理 实践项目 1.根据实训企业的资料和前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分析进行期末账务处理,并登记相关帐簿; 2.编制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核对银行存款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对帐无误后进行月末结帐; 4.整理并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2学时理论+6学时实践) 理论教学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实践项目 1.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 2.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利润表;
|
5-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会计学原理》通过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实际应用,以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的组织方式来组织教学。 1、我们根据会计工作各岗位对会计基础知识的共性需求,对《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在(第一章—第三章)进行概述并介绍借贷记账法,以工业企业为案例,说明借贷记账法的实际运用。 2、然后,以一套模拟企业的账务资料为背景,发放真实的账证表单资料,向学生提出 “完成企业一个会计期间全部会计工作”的任务。(第四章—第八章) 3、在分组分角色的具体任务推动下,指导学生按照实际的会计循环来进行操作演练(包括从开始建账,到日常业务的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报送等),在实践的过程中穿插讲述相关理论知识。
|
5-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具体的组织教学内容 期初建账 具体而言,学生接受了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后,首先必须建账,即设置该企业所需的各类账簿并将相关初始资料登记到账簿中,在此引入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建账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根据模拟企业资料完成建账,进入日常处理环节。 二、日常业务处理 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第一步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会计凭证,在此引出会计凭证的相关知识,讲授各类经济业务发生时应取得或填制何种原始凭证,以及如何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指导学生根据模拟企业资料处理相关的会计凭证。第二步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在此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流程、各类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错账的更正方法等,并在登记总分类账时引出账务处理程序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根据模拟企业资料按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按规范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登记各类账簿,完成日常账务处理。 三、期末结账 在会计期末,必须在日常处理的基础上对会计资料进一步加工,并在对账无误的基础上进行结账,并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在此我们首先介绍期末账务处理的内容和程序,包括账项调整、成本计算与结转、结转损益确认本期财务成果等;然后介绍期末对账的内容和方法,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在账实核对环节引入财产清查相关知识和方法;接着介绍各类账簿期末结账的内容和方法;最后介绍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同时,指导学生根据模拟企业资料以及前期处理结果,在自主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期末处理,直至提交最终的会计产品。
|
6.教学方法与手段
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大纲,因材施教。 从总体上看,主要采取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模拟企业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后练习、模拟企业实训、课后辅导答疑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互补,形成生动形象教学。 二、教学创新 我院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注重创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 1、突出岗位需求的职业性; 2、教学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保证学生在完成教材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完成一整套会计循环的全部工作,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岗位上学以致用; 3、采用分组分角色(制单会计、记账会计)的形式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4、以模拟企业账目为纽带,组织教学,采用教学以及实践操作相结合,凸显产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实践。
|
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从总体上看,主要采取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模拟企业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后练习、模拟企业实训、课后辅导答疑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互补,形成生动形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交替用于教学活动中,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
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
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
7.实践条件
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
7-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
8.教学效果
8-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同仁的好评。这可以从我校教务处组织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我校督导组听课的反映、以及同行听课反馈中反映出来。老教师熟练的讲课风采、青年教师新颖的教学方法等都受到学生的好评。
|
8-2社会认可度 |
9.特色与创新
9-1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并在本表4-8栏中未见表述) 我院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注重创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 一、突出岗位需求的职业性; 二、教学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保证学生在完成教材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完成一整套会计循环的全部工作,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岗位上学以致用; 三、采用分组分角色(制单会计、记账会计)的形式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以模拟企业账目为纽带,组织教学,采用教学以及实践操作相结合,凸显产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实践。
|
9-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 |
9-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本课程的改进方向 1.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与当代经济紧密联系,加强与企业、行业和会计专业主管部门的配合。 3.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扩大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并不断地提高校外实践基地的质量。 4.加强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做到教师与学生同步考核 |
10.课程建设规划
10-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力争在两年内编写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案例性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本。 2.制作一套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配备一套会计模拟实验室录像,使学生在录像中能够看到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会计核算程序。 |
10-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第一年,课程1/4的录象上网。 2.第二年,课程1/4的录像上网。 3.第三年,课程1/4的录像上网。 |
10-3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
10-4学生学习评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
11.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12.院长审批意见
院 长 签 字:
年 月 日 |